难论者说:不同的明白心,不同的困惑心
四月十一日,难者:如此去训练……
四月十三日,学生:我该如何,才容易做到……
四月十三日,难者:你的问题是急于求成。
四月十五日,难者:如此去训练……
四月十七日,学生:大的机会,虽然可以看到,但怎么才能做到……
四月十七日,难者:你的问题是急于求成。
容易看到、做到,且是大的机会,翻译一下是什么效果?不切实际的高手境。难者常言:大的机会、高的频率、好的胜率,三者不可能同时都有。无形之中,追求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效果,不是怎么才能做到,而是怎么也做不到。
退一步,不切实际之于完全可能的高手境,总也是高手境,又怎么可能三五几天,如此如此,就能做到呢?三五几天,就开始疑惑“怎么才能容易,怎么才能做到”,就是盯着高手境不断当下验证,就是“急于求成”。
学生:师父,我明白,关键是我不知道该怎么练。
难者:你知道该怎么练了,就能三五几天做到这般高手境了?过去的经验中,你可有在任何领域实现这一点?比如学习或篮球?
学生:我觉得也不算差呀。
难者:什么是不算差?交易中的容易做大,高考中的容易高分,职业篮球中的容易得分,你现在的不算差,哪一个才是不算差?哪一个可以三五几天?哪一个训练可以直奔高手境?
难者常言,交易中的很多问题,最终都可以翻译为轻松快速赚大钱。先不说这个是否现实,它至少也是极具挑战。我们要对这个事情的实现过程及效果,有足够的付出及心理准备。古语有云: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,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。多少人,虽念念不忘妙用,却常常是一折未起,真心已回。
所谓疑惑是不知因果,而因果有内外之分,常有学生向难者求这知的法门,却从不先省悟自己,而只知道往外找寻。有问题,有方法,却不一定有明白心。比如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,逻辑推理的演绎能力,知识经验的储备强度,很多人也许今天能意识到不足,可有始终意识到其不足?明白心,才有对问题和方法的认识。
不修明白心,才始终有对问题和方法的困惑。不同的明白心,对应不同的境界水平,也就对应不同的困惑层次。就如每个地基,都有其能支撑的大厦高度,极限之后再往上,就得重塑地基……如果你在问题及方法上始终困惑不前,也许是明白心已经到了瓶颈处,是时候重修明白心了。
来源:难者博客,微信/QQ:251563188,转载请注明出处!
☞☞☞『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』-->让前路直一点!